中国明年经济宏观政策 继续定调为“稳中求进”

为期三天的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昨天闭幕。在中国经济仍然面临明显下行压力下,会议将2015年的宏观政策取向继续定调为“稳中求进”,但也强调“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性。

这场年度闭门会议是中国最高级别的经济形势分析和决策会议,除总结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当前的经济形势外,也部署来年的工作重点。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与中共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分别在会议上发言。

据官媒新华社昨晚报道,会议预计中国经济今年的主要目标“可望较好完成”,但也承认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挑战,包括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结构调整阵痛和部分经济风险显现。

为此,会议认为必须辩证地认识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

经济“新常态”的概念由习近平今年5月考察河南时首次提出。在上个月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上,习近平又将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特征总结为“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昨天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从消费、投资、出口、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市场竞争、资源环境、经济风险及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九个方面,首次阐明中国经济在新常态下的九大趋势性变化。

谈及驱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时,会议指出,在新常态下,消费已经从“模仿型排浪式”阶段进入“个性化、多样化”阶段;传统投资产业相对饱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产品、业态等机会大量涌现;出口的低成本比较优势发生转化,“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步发生”。

会议要求释放消费潜力,消除投资障碍,培育新的出口比较优势,使消费、投资、出口继续在经济发展中分别发挥基础、关键和支撑作用。

会议也指出,受到产能过剩和人口老龄化等影响,加上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发展需要摆脱对传统路径的依赖。

具体而言,中国必须优化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形成透明有序的市场环境,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等。

此外,新常态也对资源配置、宏观调控提出新要求。会议虽然对当前形势作出了“风险总体可控”的判断,但强调化解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将持续一段时间,同时必须标本兼治,建立健全化解各类风险的体制机制。

会议总结说,这些趋势性变化说明中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

会议要求增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更注重市场和消费心理分析、加强产权保护、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等。同时,中共领导经济工作的观念、体制和方式也得与时俱进,并加强相关制度化建设和专业化能力。

会议还提出要谋划用好中国经济的“巨大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依靠促改革、调结构,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升级,“做到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

本次会议前,市场普遍预期官方将调低明年的经济增长目标,但新华社报道没有涉及这点。一般上,每年3月召开的全国“两会”(人大和政协年会)才会公布确切的经济增速等细化目标。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昨晚受访时说,会议对新常态的描述,阐明了中国今后经济发展的主要约束和不利因素,也肯定经济韧性为一大利好因素。

他分析说,所谓韧性,是指中国经济在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已奠定庞大基础,因此抵抗增速下滑和结构调整带来的压力的能力正在提升。

他说:“发挥好抗压能力,并与工作重点相结合,寻求在经济增长质量或改革创新上较大的突破,就能让经济在新常态下找到新的发展动力。”

 

买单报关-产地证-商检-散货拼箱-海运-环球贸易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18938676741
专业海运、散货拼箱、进出口报关、进出口单证、代办产地证、商检
技术支持:出格软件